市人大常委會視察組視察農村產業高質量發展情況
延吉新聞網5月14日訊(記者 金俞成)5月14日,延吉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黃今花帶領市人大農工委委員及部分市人大代表,對全市農村產業高質量發展情況進行視察。
視察組一行先后來到延吉市有吉山鄉村度假社區、延邊可喜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通過實地調研、現場交流和聽取介紹的方式詳細了解了延吉市農村產業高質量發展工作情況。在隨后的座談會上,視察組聽取了市文化廣播電視和旅游局、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農業農村局關于農村產業高質量發展情況匯報,人大代表圍繞全市農村產業高質量發展情況進行交流,并提出意見、建議。
近年來,延吉市經濟社會的持續發展,為農村產業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廣闊空間和前景。在鄉村旅游產業,共培育國家級和省級美麗休閑鄉村各1個;省級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星級企業5家;依蘭鎮利民村認定為省級休閑農業“一村一品”。充分發揮延邊繽紛花卉農業產業園、春興村朝鮮族古村落、延邊五月丁香民宿村、小營鎮有吉山鄉村度假社區等成熟三產旅游項目的帶動作用,促進鄉村文旅發展。
在人參產業,延吉市人參現代農業產業園已成功申報國家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創建單位,謀劃和在建人參產業項目共13個,總投資23.76億元,涵蓋延邊可喜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產廠房擴建項目、延邊參行天下人參深加工建設項目、人參大健康產品生產項目、延邊檀君藥業國家種子庫種植基地建設項目等。截至目前,延吉市共培育人參省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5家、州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5家,人參產業規模以上加工企業8戶。
在延邊黃牛產業,延吉市共有肉牛規模養殖場9家,州級龍頭企業3家。2024年底,全市肉牛存欄量為3.05萬頭;出欄量為1.42萬頭,其中延邊牛飼養量為1008頭,延黃牛飼養量為5151頭;2024年全年肉牛屠宰量為14504頭,同比增長82.97%,超額完成省畜牧局下達的11852頭的目標任務。
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黃今花對全市農村產業高質量發展工作給予充分肯定,并就如何進一步推動農村產業高質量發展提出要求。她指出,農村產業高質量發展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各部門要以此次視察為契機,正視問題,積極整改,持續發力。同時,人大代表要充分發揮監督職能,共同推動全市農村產業不斷發展壯大,為鄉村振興戰略的全面實施奠定堅實基礎,以更加務實的舉措推動農業產業高質量發展,為全市經濟社會發展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初審:金俞成
復審:李軍廣
終審:王春榮

視察組一行先后來到延吉市有吉山鄉村度假社區、延邊可喜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通過實地調研、現場交流和聽取介紹的方式詳細了解了延吉市農村產業高質量發展工作情況。在隨后的座談會上,視察組聽取了市文化廣播電視和旅游局、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農業農村局關于農村產業高質量發展情況匯報,人大代表圍繞全市農村產業高質量發展情況進行交流,并提出意見、建議。

近年來,延吉市經濟社會的持續發展,為農村產業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廣闊空間和前景。在鄉村旅游產業,共培育國家級和省級美麗休閑鄉村各1個;省級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星級企業5家;依蘭鎮利民村認定為省級休閑農業“一村一品”。充分發揮延邊繽紛花卉農業產業園、春興村朝鮮族古村落、延邊五月丁香民宿村、小營鎮有吉山鄉村度假社區等成熟三產旅游項目的帶動作用,促進鄉村文旅發展。

在人參產業,延吉市人參現代農業產業園已成功申報國家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創建單位,謀劃和在建人參產業項目共13個,總投資23.76億元,涵蓋延邊可喜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產廠房擴建項目、延邊參行天下人參深加工建設項目、人參大健康產品生產項目、延邊檀君藥業國家種子庫種植基地建設項目等。截至目前,延吉市共培育人參省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5家、州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5家,人參產業規模以上加工企業8戶。

在延邊黃牛產業,延吉市共有肉牛規模養殖場9家,州級龍頭企業3家。2024年底,全市肉牛存欄量為3.05萬頭;出欄量為1.42萬頭,其中延邊牛飼養量為1008頭,延黃牛飼養量為5151頭;2024年全年肉牛屠宰量為14504頭,同比增長82.97%,超額完成省畜牧局下達的11852頭的目標任務。

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黃今花對全市農村產業高質量發展工作給予充分肯定,并就如何進一步推動農村產業高質量發展提出要求。她指出,農村產業高質量發展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各部門要以此次視察為契機,正視問題,積極整改,持續發力。同時,人大代表要充分發揮監督職能,共同推動全市農村產業不斷發展壯大,為鄉村振興戰略的全面實施奠定堅實基礎,以更加務實的舉措推動農業產業高質量發展,為全市經濟社會發展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初審:金俞成
復審:李軍廣
終審:王春榮
微信 掃一掃 關注
《延吉新聞網》公眾號

延吉新聞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延吉新聞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視頻,版權均屬延吉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被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延吉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凡本網摘錄或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將注明具體的來源,其目的在于向社會公眾傳遞、共享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也不構成任何其他建議。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信息來源,并自行承擔版權等法律責任。